杂交水稻

  • 农耕革命自主创新的一项重大成果——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研究与应用综述

    张明沛;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集保护性耕作和轻型栽培于一体,是对传统耕作方式和粮食栽培技术的重大变革,是广西农耕革命自主创新系列成果之一。由于它具有稳产高产、节本增效、节省劳力、节能环保等多项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水稻生产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种稻“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晒雨淋苦耕田”的艰辛历史,使他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以解脱,为农民外出打工和经商创造了条件。2001—2006年,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示范推广实现了六年六大步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推广速度最快、实施面积最大、农民参与程度最高、技术创新最多、综合效益最好5个“全国之最”。经国内外专家鉴定,在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广面积、应用效果等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

    2006年S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3 ]
  •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跨越式发展原因分析与思考

    韦祖汉;

    从2001年早稻开始在广西进行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短短几年该技术就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从2001年的1 280hm2、2002年2.11万hm2,到2003年的23.96万hm2、2004年37.68万hm2,占全国示范推广面积的60%以上,2005年达到56.34万hm2,2006年达到87.0万hm2。就其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出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技术本身的优越性、农民的积极参与、政府的正确引导以及农技人员的桥梁作用。同时,针对当前免耕抛秧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该技术的持续发展,必须抓好免耕抛秧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与推广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与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还田技术、与直播稻技术、与物化技术推广、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免耕发展六结合”。

    2006年S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5 ]
  •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研究与创新应用

    李如平;

    水稻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从生育特点看,立苗慢,前期生长缓慢,耗养少,低节位分蘖优势明显,根系发生早、根量大、横向分布宽且均匀,纵向分布较浅,后期绿叶多,产量性状结构协调。从生理生态特性看,根系活力强,叶面积指数稍高,部分生理指标优于常耕抛秧。土壤理化性状有好于常耕抛秧田的趋势。在配套栽培技术方面要选大孔径塑盘育秧,留桩高度不超过15 cm,抛秧叶龄3.5~4.5叶,抛秧密度增加10%左右,施肥方法为氮肥基肥占20%~30%,促蘖肥和壮蘖肥50%,穗粒肥20%~30%。要发展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免耕稻养鸭与养鱼、免耕直播、冬种绿肥还田免耕抛秧、免用除草剂免耕抛秧等模式,进一步提高免耕抛秧稻的种植效益。

    2006年S1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98 ]
  •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试验研究总结

    郎宁;黄世礽;许立明;梁玉祥;陈智慧;

    总结示范推广的成效表明,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增产2.9%,节本增效940.65元/hm2,节省用水22%。

    2006年S1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4 ]
  • 免耕抛栽水稻若干生理特性研究

    李如平;徐世宏;秦华东;何礼健;陈德威;朗宁;杨为芳;谭素宁;江立庚;陈明才;郑希;陆福勇;唐茂艳;

    早季在田间用管栽试验对免耕水稻和常耕水稻的若干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证实了免耕水稻前期特别是抛栽后的禾苗生长慢的现象,免耕水稻在生育中后期表现出较强的生理优势。与常耕抛栽水稻相比,生育前期免耕抛栽水稻的游离氨基酸、酸性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及光合速率较小,生育中后期则提高了叶片游离氨基酸、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酸性和中性转化酶及茎鞘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籽粒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而在成熟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酸性和中性转化酶活性、硝酸还原酶和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常耕水稻的差异显著。

    2006年S1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1 ]
  • 稻田耕作方式对抛秧稻分蘖特性的影响

    江立庚;徐世宏;李如平;何礼健;陈德威;秦华东;杨为芳;谭素宁;陈明才;郑希;陆福勇;唐茂艳;

    早季在田间用管栽试验对免耕水稻和常耕水稻的分蘖发生、成穗和结实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免耕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数分别比常耕水稻多8.12%和6.40%,分蘖优势明显。免耕水稻的分蘖优势主要表现在低位优势,其3~5节位分蘖发生数、分蘖成穗数及籽粒产量均比常耕水稻的高,其3~5节位单株一次分蘖发生数、成穗数及籽粒产量的增加量分别占全部节位单株一次分蘖数、成穗数及籽粒产量的增加量的75.00%,155.56%和146.91%。

    2006年S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52 ]
  • 免耕抛栽水稻的根系生长与立苗特性

    徐世宏;江立庚;李如平;郎宁;韦善清;张平刚;董登峰;陈念平;陆福勇;秦华东;

    大田条件下,在早季和晚季以常耕抛栽为对照,对金优253免耕抛栽秧苗的根系生长与立苗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耕抛栽秧苗相比,免耕抛栽秧苗前期立苗速度较慢,后期立苗速度较快,总的立苗时间相同,但免耕抛栽秧苗的立苗更易受不良气候的影响。免耕抛栽秧苗立苗期发根较多,根系的总长度不及常耕抛栽秧苗。抛后7 d内,抛栽秧苗根系活力经历了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过程,早、晚季免耕抛秧水稻在抛后7 d内的根系活力均高于常耕抛秧水稻,当根系活力上升时,免耕抛栽秧苗的根系活力上升速度慢,当根系活力下降时,免耕抛栽秧苗的根系活力下降也慢。

    2006年S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3 ]
  • 免耕抛栽水稻源库特性研究

    徐世宏;韦善清;李如平;郎宁;江立庚;董登峰;张平刚;陈念平;秦华东;陆福勇;

    以常耕抛栽水稻为对照,从叶面积大小、剑叶光合速率与衰老、库的大小及源库比率等方面研究了免耕抛栽水稻的源库特性。结果表明,与常耕抛栽水稻相比,免耕抛栽水稻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干物质分配比率较大,抽穗后叶片衰老较慢,光合能力强,有利于干物质生产与积累,免耕抛栽水稻的粒叶比较高。因此,免耕抛栽水稻的源库协调能力较强,有利于获得比常耕抛栽水稻更高的产量。

    2006年S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9 ]
  • 晚稻免耕抛秧化学除草剂筛选及使用方法探讨

    何礼健;陈明才;蒙学全;许立明;廖恒登;

    通过对比试验,农泰等草甘膦类除草剂和克无踪等百草枯类除草剂对杀灭免耕稻田杂草和再生稻苗都有较好的防效,对未萌发的落粒谷苗防除效果不明显;晚稻免耕抛秧用41%农泰的适宜用量为6 000~7 500 g/hm2,伏草灵等大田除草剂在立苗后拌第1次追肥撒施效果较好。

    2006年S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5 ]
  • 免耕抛秧稻田不同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效益比较

    杨为芳;梁文伟;林丽华;何礼健;廖恒登;许立明;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具有高产稳产、轻型节本、安全环保等优点,如何选择操作方便、经济有效、安全环保的灭生性除草剂是推广普及该项技术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目前推荐使用的灭生性除草剂———20%克无踪、10%草甘膦、农民乐747均可取得理想的除草灭茬效果和显著的节本增收作用。内吸型除草剂的灭茬效果优于触杀型除草剂,但触杀型除草剂见效快速,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免耕抛秧比翻耕抛秧每公顷每年直接节约的翻耕费用和增产的稻谷,20%克无踪分别为1 170元和97.5 kg,10%草甘膦分别为1 230元和124.5 kg,农民乐747分别为930元和280.0 kg。土壤和稻谷送检均未检出除草剂残留。

    2006年S1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5 ]
  • 免耕稻田除草剂应用效果研究

    徐世宏;李如平;郎宁;杨为芳;陈德威;谭素宁;许立明;廖恒登;

    2002—2003年在广西田东县、河池市金城江区、百色市右江区、钟山县、上思县进行了免耕稻田杂草防效试验,其结果:农民乐747除草剂的施用量早稻以2 250~3 000 g/hm2、晚稻以3 000~3 750 g/hm2效果较好;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3种除草剂处理免耕稻田杂草效果差异不大,产量没有明显的差别;喷施农民乐747后第2天回水,当天抛秧、泡田2 d抛秧、泡田4 d抛秧,这3个处理的杀灭杂草效果以及产量效应均没有显著差异,可在生产上因地制宜使用不同的方式。

    2006年S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7 ]
  • 不同除草剂对免耕抛秧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谭素宁;韦玉荣;杨为芳;陈明才;郑希;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的关键技术在于除草灭茬。采用农民乐747、草甘膦、克无踪等3种除草剂进行2年4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早、晚稻,农民乐747和草甘膦药效均较稳定,除草灭茬较彻底,比常耕增产8.0%~9.5%,每公顷增收节支450~900元,适合本区推广应用。克无踪在同等条件下使用,除草灭茬效果不理想,不宜在免耕稻田上单独使用。

    2006年S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9 ]
  • 喷药后不同泡田时间对免耕抛秧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陈明才;陈桂生;吴登;许立明;周达平;刘莉莉;黎洁;

    桂东北稻作区在播期相同的情况下,晚稻免耕抛秧缩短喷除草剂后的泡田时间,对水稻生育期和总叶片数没有明显影响,但提早抛秧利于秧苗立苗、分蘖和形成大穗,易获得高产。

    2006年S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0 ]
  •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晚造免耕抛秧稻田再生苗的影响

    李其文;黄常解;雷武逵;覃正兴;李红妹;李玉璇;向东玲;

    2004年晚造进行的免耕抛秧稻不同除草剂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农民乐747和10%草甘膦对晚造免耕稻再生苗的防除效果最好,但各处理对免耕稻的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2006年S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5 ]
  • 水稻免耕抛秧除草剂残留监测分析

    徐世宏;李如平;郎宁;何礼健;杨为芳;陈德威;谭素宁;许立明;

    通过对免耕稻田使用的除草剂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在土壤和稻米、米糠中的残留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年2造、2年4造、3年6造、4年5造5、年10造、6年12造使用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在土壤、稻米、米糠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同时对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除草剂本身的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6个农作物无公害生产主要重金属残留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3种除草剂的6个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说明农民乐747、草甘膦、克无踪对稻田环境和稻米生产是安全的。

    2006年S1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 不同抛栽叶龄对免耕抛秧稻的影响

    许立明;徐世宏;李如平;杨为芳;吉发前;黎庆彬;欧有量;

    根据2002年早、晚季的小区试验,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免耕抛栽叶龄均以3.5~4.5叶抛栽较好,此叶龄抛栽有利于早立苗、早分蘖、早够苗,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本试验比大龄秧可增产10%~60%。

    2006年S1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7 ]
  • 不同叶龄抛栽对免耕抛秧晚稻产量的影响

    雷武逵;周杰;吴登;罗培敏;李其文;廖恒登;

    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晚稻在不同叶龄抛栽,早抛早立苗、早分蘖、早成熟,迟抛迟立苗、迟分蘖、迟成熟,2.5~3.5叶抛栽产量最高。

    2006年S1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2 ]
  • 不同叶龄抛栽对免耕抛秧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罗培敏;李金旺;廖恒登;李其文;蒙全;窦威;

    2003年晚造进行的免耕抛秧不同叶龄抛栽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晚稻在3.5~4.5叶时进行适时抛栽,立苗回青快,禾苗长势好,有效蘖多,成穗率高,能明显促进水稻生长发育,保持良好的经济性状,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2006年S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3 ]
  • 不同抛栽密度对免耕抛秧稻的影响

    吴登;徐世宏;李如平;郎宁;杨为芳;许立明;陈德威;谭素宁;

    2002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抛栽密度对免耕抛秧稻的成穗率、有效穗数有显著的影响,以每公顷抛栽33.0万~34.5万蔸最好,不同的抛栽密度对免耕抛秧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影响不大,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早稻以每公顷抛栽33万蔸处理产量最高,晚稻以每公顷抛栽34.5万蔸处理产量最高。

    2006年S1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6 ]
  • 抛栽密度对免耕抛秧水稻产量的影响

    廖恒登;覃正兴;宁树珍;韦炜;李红妹;向东玲;黄萍;韦英;

    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抛栽密度能提早够苗和增加有效穗。免耕抛栽密度以每公顷抛33.0万~34.5万蔸产量较高,与每公顷抛栽30.0万~31.5万蔸处理差异明显,而每公顷抛栽33.0万蔸与34.5万蔸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明显。

    2006年S1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9 ]
  • 水稻免耕抛秧适宜抛栽密度研究

    陈德威;阮朝荣;吴登;谢毅栋;沈莹;邓中旺;黄仕华;

    在灵山县生态条件下,对早、晚稻免耕抛秧的适宜抛栽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稻免耕抛栽密度不应少于33.0万~34.5万蔸/hm2,晚稻免耕抛栽密度以34.5万~36.0万蔸/hm2较理想。

    2006年S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4 ]
  • 免耕抛秧晚稻不同抛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林丽华;陈季红;岑铭钦;罗培敏;沈莹;黄拔程;

    对水稻免耕抛秧进行不同抛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晚造免耕抛秧栽培每公顷抛栽36万蔸较适宜,其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增加,产量增加明显。

    2006年S1期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0 ]
  • 晚稻免耕抛秧不同密度对产量和分蘖消长的影响

    李其文;廖杰江;苏仲平;唐茂军;徐春荣;罗培敏;宁树珍;韦炜;

    晚稻免耕抛秧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抛30万~39万穴/hm2范围内,产量与穗数呈正相关,随着抛栽密度的适量加大而增加。以每公顷抛30万穴为对照,抛栽39万穴的增穗11.85%,增产8.39%;36万穴的增穗7.6%,增产5.68%;33万穴增穗4.2%,增产3.0%。

    2006年S1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7 ]
  • 稻田耕作方式和施氮水平对抛栽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陈德威;秦华东;徐世宏;李如平;郎宁;谭素宁;江立庚;何礼健;杨为芳;陆福勇;唐茂艳;

    在4个施氮水平下,比较了免耕抛栽水稻和常耕抛栽水稻的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果表明,在127.5~193.0 kg/hm2施氮水平内,结实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穗数、穗前干物质生产量、穗后干物质生产量、总干物质生产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率、植株高度、单茎茎鞘重和根系活力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产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其中,免耕抛栽水稻193 kg/hm2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127.5 kg/hm2施氮处理。常耕抛栽水稻的有效穗数高于免耕抛栽水稻,但免耕抛栽水稻的干物质生产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率和植株高度、单茎茎鞘重及根系活力和颖花茎流量比常耕抛栽水稻高,免耕抛栽水稻的群体质量优于常耕抛栽水稻,免耕抛栽水稻平均比常耕抛栽水稻增产2.10%。

    2006年S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15 ]
  • 施氮量对免耕抛秧水稻产量的影响

    郎宁;吴登;阮朝荣;罗培敏;谢毅栋;孙艺;邓中旺;郑凯芸;黄拔程;

    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肥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适当增加前期氮肥施用量能促进秧苗立苗和分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结实率、产量增加,早造每公顷施纯氮195 kg和210 kg两处理分别比每公顷施纯氮180 kg处理增产0.32%和4.21%,晚造分别增产1.7%和5.39%。

    2006年S1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6 ]
  • 氮肥施用方法对免耕抛栽水稻产量的影响

    李明灌;张富宁;陈明才;梁东方;郑希;黄拔程;

    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在基肥、分蘖肥、穗肥中的分配比例,早稻免耕抛秧按5∶3∶2的比例、晚稻免耕抛秧按5∶2∶3的比例施用,对抛后早生快发、生长稳健、穗数足、穗大粒多夺高产有利。

    2006年S1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6 ]
  • 氮素用量对水稻免耕抛秧产量的影响

    徐世宏;郎宁;李如平;杨为芳;陈德威;谭素宁;梁人君;陈桂生;周达平;邓廷禧;黎洁;

    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肥施用量相同情况下,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有利于免耕抛秧稻早生快发,早够苗,增加粒数和有效穗以及总颖花量,提高产量。每公顷施纯氮180.0~202.5 kg有利于免耕抛秧稻高产稳产。

    2006年S1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5 ]
  • 水稻免耕抛秧与常耕抛秧的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比试验

    陈明才;苏仕龙;梁东方;韦目阔;陆金相;宁树珍;韦炜;

    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施氮肥能促进免耕抛秧水稻立苗,有利于加快分蘖速度,提早够苗,增加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增施氮肥对晚稻免耕抛秧生育期无明显影响。以每公顷施纯氮181.5~198.0 kg为宜。

    2006年S1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3 ]
  • 水稻免耕抛秧不同施氮方法的效应分析

    何礼健;韦玉荣;罗培敏;梁东方;沈莹;

    2003年早、晚两造进行了水稻免耕抛秧不同氮肥施用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总施肥量的50%作基肥、30%作分蘖肥、20%作穗肥(5∶3∶2)和总施肥量的50%作基肥、20%作分蘖肥、30%作穗肥(5∶2∶3)的施肥方法,比其它施肥方法(5:1:4和5:0:5)增产显著。

    2006年S1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7 ]
  • 晚稻免耕抛秧的适宜施氮量研究

    谭素宁;韦宛伶;雷武逵;韦炜;宁树珍;

    免耕抛秧晚稻适当增施氮肥,前期有利于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数,后期能延长叶片寿命和光合时间,利于获得高产,但若施氮过量,植株贪青,反而减产。每公顷适宜施氮量为纯氮172.5 kg。

    2006年S1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4 ]
  •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及经济效益分析

    杨为芳;韦柏林;许立明;陈明才;林丽华;郑希;黄业葵;

    试验表明,免耕法和稻草还田免耕水稻苗前期生长稍慢,中期生长较快,分蘖高峰期过后回落较慢,后期生长较平稳,具有“前缓、中快、后稳”的生长特点。每公顷稻草还田免耕比常耕抛秧增产483 kg,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54 kg。增产效应为:稻草还田免耕>免耕抛秧>常耕抛秧。每公顷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节本增收966元,稻草还田免耕比常耕抛秧节本增收1 275元。

    2006年S1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1 ]
  •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技术研究

    陈耀福;廖恒登;陈年春;杨为芳;梁东方;

    2002—200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栽水稻的生长具有前缓、中快、后稳的特点,与常耕抛秧相比,一般立苗和分蘖盛期分别推迟2 d和8 d,苗峰前10 d生长发育快,全生育期变化不大,成穗率高4.84个百分点,使稻田土壤表土层容重小7.8%,土壤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3.98和1.8个百分点,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稻草还田能提高免耕抛秧的产量,在简比试验中,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比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增产2.10%~2.84%,比常耕抛秧增产3.77%~5.71%;小区对比试验中,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4.75%。

    2006年S1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6 ]
  •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试验初报

    梁文伟;罗培敏;沈莹;韦炜;宁树珍;郑凯芸;

    稻草还田有利于免耕抛秧稻根系生长、早分蘖、低节位分蘖,可提高有效穗、成穗率、实粒数、结实率,进而提高产量。多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平均单产7.88 t/hm2,比常规翻耕抛秧栽培增产7.69%,稻草不还田免耕抛秧平均单产7.72 t/hm2,比常规翻耕增产5.47%。

    2006年S1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94 ]
  •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的立苗与根系生长以及对产量的影响

    李如平;唐茂艳;杨为芳;徐世宏;秦华东;江立庚;郎宁;陈德威;何礼健;陈明才;郑希;王勇;陆福勇;

    大田条件下,在晚季对免耕抛秧、常耕抛秧、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和稻草还田常耕抛秧的立苗速度与立苗期的根系生长及其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7.64%,稻草还田免耕抛秧与稻草还田常耕抛秧产量差异不大,但分别比常耕抛秧高10.72%和8.22%。免耕抛栽秧苗前期立苗速度较慢,后期立苗速度较快,总的立苗时间较常耕抛栽秧苗多1 d。免耕使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根系的总长度和根毛区长度及根系氧化能力下降。但是,稻草还田增加了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和根系长度,提高了根系氧化能力,因而对抛栽水稻立苗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在免耕条件下更明显。

    2006年S1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245 ]
  • 不同碳铵处理对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影响

    李如平;韦玉荣;李其文;郑希;李明灌;雷武逵;郑凯芸;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在撒施碳铵后沤田,秧苗回青及分蘖比不施碳铵的提早2~3 d,后期青枝蜡秆,有效穗增加,每公顷增产91.5~280.5 kg,增收300~630元。碳铵用量以300 kg/hm2效果较好。

    2006年S1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9 ]
  • 基肥中碳铵用量对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影响

    梁东方;张富宁;李明灌;林丽华;李其文;谢毅栋;廖平和;雷庆超;卢呈良;谢永福;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在同等的施肥水平下,基肥增施氮肥(碳铵)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可加快立苗、分蘖的速度,增加有效穗及粒数,从而获得增产。在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每公顷总施纯氮150 kg水平下,基肥以每公顷施碳铵300~450 kg为宜。

    2006年S1期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0 ]
  •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田养鱼生态技术研究

    徐世宏;李如平;郎宁;陈德威;杨为芳;谭素宁;李战;林彬;罗章寿;梁炳业;

    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田养鱼生态技术,具有明显的生物除草、灭虫、防病、降低水稻发病率的作用,可以减少农药与化肥的施用量,改善稻田土壤理化性状,是一项理想的生态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免耕稻田养鱼可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可增产6%~12%。同时,还可以多收鲜鱼600~750 kg/hm2,可增值4 500~9 000元/hm2。综合本试验各放养鱼模式,免耕稻田养鱼每公顷平均产值19 969.8元/hm2,纯收入10 771.05元/hm2,比对照增加5 986.8元/hm2,增长125.14%。

    2006年S1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0 ]
  •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增产效果及节水效应

    吴登;黄世礽;李明灌;谢毅栋;梁玉祥;陈智慧;

    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5.83%~8.70%,每公顷节约用水882.3~1 185.0 m3,节水22.37%~42.63%。节水主要是节约了耕田用水,耕田用水约是免耕泡田用水的2.63倍,本田用水相差不大,早稻节水比晚稻明显。

    2006年S1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67 ]
  • 水稻免耕抛秧与常耕抛秧栽培病虫发生比较研究

    陈景成;徐世宏;廖恒登;李如平;郎宁;陈德威;杨为芳;龚玉源;韦伟;

    通过试验初步认为,免耕抛秧和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病虫发生差异小,且不会重于常耕抛秧栽培。免耕抛秧、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和常耕抛秧在不同的肥水管理条件下,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发生差异各有不同,在科学肥水管理情况下,稻飞虱、纹枯病轻于常耕栽培,特别是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发生推迟,发生危害明显减轻。但不论肥水管理如何,免耕抛秧的病虫危害总体轻于常耕抛秧栽培,在同等条件下,肥水管理较差的田块还轻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免耕抛秧和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因具有发根早、根系发达粗壮、长势旺盛、群体结构协调等特点而增强了植株的抵抗力,从而减轻了稻飞虱、纹枯病的危害。

    2006年S1期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8 ]
  • 早稻免耕抛秧栽培的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在不采取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抛秧田病虫发生总体重于插秧田。其中稻纹枯病发生从重到轻次序是:常规抛秧→免耕抛秧→常规插秧;稻飞虱的发生从重到轻次序是:常规抛秧→常规插秧→免耕抛秧;稻纵卷叶螟以常规抛秧发生最重,常规插秧和免耕抛秧相当。对3种栽培方式病虫发生的特点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2006年S1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8 ]
  • 稻田养鸭对免耕抛秧晚稻病、虫、草害的影响

    郑希;蒋云飞;李明灌;谢毅栋;林丽华;郑凯芸;

    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稻田养鸭具有除草和除虫防病效果,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次数。

    2006年S1期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68 ]
  • 稻田养鸭对免耕抛秧水稻病虫草害发生的影响

    廖恒登;李金旺;雷武逵;林丽华;郑剀芸;

    采用优质常规稻品种桂小占和本地木鸭进行简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稻田养鸭不但可以明显减少田间杂草,减少水稻虫害和纹枯病发生,减少农药使用,而且还可以抑制水稻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提高产量。

    2006年S1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6 ]
  • 早稻不同留桩高度对晚稻免耕抛秧的影响

    李如平;徐世宏;廖杰江;何礼健;郎宁;杨为芳;陈德威;谭素宁;唐松保;

    根据2003年晚造在阳朔白沙镇观桥村的对比试验,低割禾桩有利于减少再生稻的发生,增加产量。早稻平泥收割(留桩高度0~2 cm)处理,再生蔸率为4.67%,比早稻留桩高度25~30 cm处理再生蔸率18.67%减少14.00个百分点;平均产量6 534kg/hm2,比留桩高度25~30 cm处理增产454.5 kg/hm2,增长7.48%。

    2006年S1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1 ]
  • 不同处理方式对免耕稻田再生稻和落粒谷苗的防除效果

    杨为芳;徐世宏;陈桂生;李如平;郎宁;周达平;何礼健;许立明;刘莉莉;黎洁;

    2003年晚稻在荔浦县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稻收割后第5天(即再生稻和落粒谷苗已长出)喷施农民乐747,喷药后间隔6~7 h回水抛秧,或收割早稻后当天每公顷施750 kg碳酸氢铵和375 kg钙镁磷肥封杀再生稻和落粒谷并作基肥,第2天回水泡田,第5天抛秧,这2个处理对再生稻和落粒谷苗有较显著的防除效果,并取得较好的产量。早稻收割后第5天喷药,当天回水抛秧处理每公顷产量6 570 kg,比收割早稻后当天喷药,第2天回水,第5天排浅水抛秧处理增产697.5 kg/hm2,增长11.88%。

    2006年S1期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9 ]
  • 稻草隔层免耕抛秧新技术研究

    徐世宏;郎宁;李如平;陈德威;杨为芳;谭素宁;陈明才;郑希;

    稻草隔层免耕抛秧即在收割早稻时将稻草散铺于田面,再进行免耕抛秧。该方法抛后立苗稍慢,前期苗数增加较慢,但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可增加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进而提高产量,比非稻草隔层免耕抛秧增产2.76%,比常耕抛秧增产7.82%,对生育期没有明显影响。

    2006年S1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8 ]
  • 水稻不同耕作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徐世宏;李如平;郎宁;陈德威;杨为芳;谭素宁;李其文;陈明才;郑希;岑延财;吴洁远;叶家敏;

    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直播稻比常耕抛秧稻分蘖早10~13 d,分蘖节位低1个节位,成穗率高6.82个百分点;单株总根数多88.9条、根总长多902.9 cm、根系体积多4.7 cm3、根系干重多0.91 g;后期绿叶数多0.7张,假茎粗0.08 cm;每公顷有效穗多24.15万穗,每穗总粒数多3.9粒,每穗实粒数多5.7粒,结实率高2.02个百分点。不同的耕作方式相比,直播稻比抛栽稻生育期缩短3~6 d;穗粒结构以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最好,产量也最高,比非还田免耕直播稻增产4.78%,比免耕抛秧稻增产6.39%,比常耕直播稻增产11.79%,比常耕抛秧稻增产11.39%。不同留桩高度对免耕直播稻产量没有直接的影响,免耕直播稻纹枯病危害较轻,特别是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纹枯病最轻。

    2006年S1期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05 ]
  • 连续免耕抛秧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徐世宏;郎宁;李如平;杨为芳;陈德威;何礼健;谭素宁;陈明才;郑希;

    对连续免耕抛秧的稻田进行跟踪测定其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免耕抛秧稻田的理化性状得到改善,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时,随着免耕年限的延长,其中有机质含量、全氮、速效磷的增幅加大,而速效氮、速效钾的增幅减小。

    2006年S1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8 ]
  • 水稻免耕直播的适宜用种量研究

    许立明;黄远生;陈明才;郑希;岑延财;罗培敏;林丽华;陈家林;

    比较了水稻免耕直播不同用种量、不同稻田处理、不同种子处理等20个处理的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不同用种量对免耕直播稻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及产量有较大的影响;用催芽露白种子进行水稻免耕直播的最佳用种量为26.25kg/hm2,用旱育保姆包衣种子进行水稻免耕直播的最佳用种量为22.5 kg/hm2。

    2006年S1期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6 ]
  • 绿肥还田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增产效果

    林丽华;廖平和;梁东方;雷庆超;卢呈良;郑凯芸;谢永福;黄拔程;

    试验结果表明,绿肥还田免耕抛秧栽培比无绿肥免耕抛秧增产237.0~307.5 kg/hm2,比绿肥还田常耕抛秧增产303.0~393.0 kg/hm2。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绿肥还田免耕可增加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质,从而提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

    2006年S1期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9 ]
  • 免耕对稻田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何礼健;夏瑜;徐世宏;秦华东;冯健玲;李如平;杨为芳;郎宁;陈德威;陆福勇;江立庚;

    对连续免耕2年的稻田,分层测定其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免耕降低了土壤中细菌、好气性固氮菌的数量和土壤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但增加了土壤中放线菌、真菌、嫌气性固氮菌、厌气性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并提高了土壤蔗糖转化酶、脲酶的活性;免耕2年后土壤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下降,土壤总孔隙度略有增加,土壤中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及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

    2006年S1期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3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