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

专题与综述

  • 水稻关键光合功能因子及高光效育种途径刍议

    段美娟;唐海燕;袁定阳;谭炎宁;易自力;

    概述了在育种实践中被用以评价水稻光合特性的关键功能因子,分析了水稻高光效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总结高光效育种研究取得的进展及结合未来高光效育种的发展方向上,指出理想株型培育、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外源有利基因导入是水稻高光效和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

    2008年04期 No.131 1-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56 ]
  • 四川盆地杂交水稻进一步高产的技术对策

    熊洪;徐富贤;朱永川;张林;郭小艺;周兴兵;

    调查了四川东南部、川西平原和川中川北稻区杂交水稻生产现状,分析了不同地区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提出了四川盆地杂交水稻进一步高产的技术对策。

    2008年04期 No.131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3 ]

选育选配

  • 水稻品种ZH5及其杂交后代纹枯病抗性和农艺性状研究

    黄世文;王玲;王全永;唐绍清;

    以对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Kühn)有良好抗性的水稻品种ZH5为母本,与对纹枯病抗性较差的泸恢17、多系1号和GR83个恢复系进行杂交,获得杂交F1、F2代,于2005—2006年在杭州田间对亲本和杂交后代进行了纹枯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及植株生物学性状考查。结果表明,杂交F1代植株对纹枯病的抗性水平介于双亲之间,大多数农艺性状表现出超亲优势或介于双亲之间;同一杂交组合F2代群体内纹枯病抗性分离较大;不同杂交组合间群体内抗、感纹枯病植株分布差异较大。植株对纹枯病的抗性与株型性状相关不显著,主要决定于品种自身的抗性遗传背景。

    2008年04期 No.131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9 ]
  • 持久抗稻瘟病中籼迟熟恢复系恩恢264的选育

    杨隆维;袁利群;段太品;李继辉;王光建;吴云鹏;

    恩恢264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自育强优恢复系恩恢58作母本,恢复系多系1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恢复系,具有持久抗稻瘟病、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株叶型好等特点,用该恢复系所配组合Ⅱ优264综合表现优良,于2006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2008年04期 No.131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0 ]
  • 优质水稻恢复系测679的选育与应用

    杨培忠;卢升安;刘丕庆;

    测679是广西大学农学院用合浦普通野生稻与恢复系IR661、IR2061复合杂交(IR661∥IR2061/合浦野生稻)于2000年育成的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优,同时具有合浦野生稻抗寒性强的特性。用测679组配的杂交稻组合中优679(中9A/测679)、博优679(博A/测679)和优Ⅰ679(优ⅠA/测679)已先后通过了广西品种审定。

    2008年04期 No.13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1 ]
  • 三系早籼不育系惠A的选育

    黎耀军;朱林;黄理寿;吕桂权;沈玉枢;彭承钦;钟东;徐军;吕华文;

    惠A是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采用复合杂交方法育成惠B(金23B∥广选3号/05占)后再与金23A测交和回交转育而成的早籼型感温不育系。惠A株型紧凑;生育期较短,播始历期比金23A长2~3 d;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8%;异交习性好,柱头外露率达82.9%;可恢复性好,配合力较强;稻米品质较优,抗逆性较强。2005年3月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

    2008年04期 No.131 18-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2 ]
  •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Y两优599的选育与应用

    刘建丰;邓启云;陈立云;李春庚;

    Y两优599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为母本,与新育成的高产优质香型晚稻品系59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性好,米质优良,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8年04期 No.131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6 ]

繁殖制种

  • 两系杂交早稻陆两优28高产制种技术

    陶清;谢建华;杨远柱;汤健良;刘蔚平;

    陆两优2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自育不育系陆18S与自育恢复系华28配组育成的优质两系杂交早稻组合,介绍了陆两优28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安全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2008年04期 No.131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1 ]
  • 优质杂交籼稻中浙优8号安全高产制种技术

    何建清;尹设飞;章善庆;

    根据中浙优8号(中浙A/T-8)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浙江省遂昌、莲都等地历年气象资料和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中浙优8号安全高产制种技术。

    2008年04期 No.131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0 ]
  • 杂交中粳稻新组合80优1号高产制种技术

    杨联松;白一松;

    根据杂交中粳稻80优1号(80-4A/粳恢1号)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配套制种技术。

    2008年04期 No.131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6 ]
  •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399高产制种技术

    袁瑞波;

    根据特优399(龙特浦A/AG)的亲本特性及罗城县气候特点,介绍了其制种技术。

    2008年04期 No.131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6 ]
  • 优质杂交籼稻十优玉1号高产制种技术

    李福忠;

    介绍了优质杂交稻组合十优玉1号(十优A/玉恢1号)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2008年04期 No.131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6 ]
  • 三系超级杂交中籼稻国稻6号亲本开花习性探讨

    孙瑞建;李亦军;赵洪斌;

    通过对三系超级杂交中籼稻国稻6号(内香2A/中恢8006)亲本开花习性的观测比较,发现内香2A柱头外露率低、开花不集中、与父本花时花期不同步等因素是造成国稻6号制种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提高国稻6号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2008年04期 No.131 33-3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 扬花期穗部喷水与“九二○”施用对Q2A种子裂颖的影响

    杨勋毅;刘希忠;樊恩达;杨明东;隗华军;

    对扬花期穗部水分与"九二○"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Q2A种子裂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粉时穗部喷水将极显著提高种子裂颖率;而受粉2 h以后穗部喷水对种子裂颖率没有显著影响;"九二○"施用量以225 g/hm2为好,高于此用量种子裂颖率将随"九二○"用量增加而提高;"九二○"开始施用时期以抽穗25%以后为好,在这之前种子裂颖率随施用时期提前而提高。

    2008年04期 No.131 35-3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0 ]

栽培技术

  • 籼型杂交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初步研究

    张集文;李莉;程建平;汪本福;

    田间试验和生产调查结果显示,高密度盘育条件下,籼型杂交稻比粳稻秧苗生长速度快,秧苗素质的下降导致分蘖节位提高。根据试验结果,对籼型杂交稻应用盘育高密度毯状苗机插技术提出了改进措施:⑴要保证底膜或秧盘打孔均匀,孔距以20mm×20 mm为宜;⑵杂交中稻每丛插秧苗数以2~3苗为宜,每丛插5苗以上不利于高产栽培;⑶在秧盘打孔均匀的前提下,可以在苗床上施用多效唑后铺盘播种,有利于培育高度适宜的整齐秧苗。另外从育秧、育种和机器改良等几个方面对改进杂交籼稻的机械化插秧技术提出了建议。

    2008年04期 No.131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07 ]
  • 杂交水稻丰源优299在攸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颜友良;丁国生;刘习中;宋秋娥;

    丰源优299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丰源A与自选恢复系湘恢29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籼稻组合,200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湖南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该组合,至2007年累计种植面积933 hm2,一般产量6.60~9.15 t/hm2,表现出高产、优质、抗倒、广适等特性,适于攸县作双季晚稻栽培。总结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2008年04期 No.131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4 ]
  • 优质超级杂交稻Q优6号在福建将乐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于启闽;罗财荣;

    福建省将乐县于2006年引进优质超级杂交稻新组合Q优6号试种成功,2007年示范种植100 hm2,表现株叶形态好、适应性强、产量高、米质优,2 a产量8.23~8.42 t/hm2,比汕优63增产8.6%~11.6%,比当地优质稻组合两优2163增产14.3%。总结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2008年04期 No.131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1 ]
  • 两系杂交稻组合扬两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陶开战;叶杰林;张向民;虞和平;李敬利;郑柏林;张建和;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扬两优6号在浙江永嘉种植表现出丰产性好、米质优、抗倒性强等特点。提出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精量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为主的高产栽培技术。

    2008年04期 No.131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7 ]
  • 两系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桂林市的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

    唐茂军;

    Y两优1号在桂林市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伏、抗高温等特点,被桂林市列为中造或单季早造超级稻主推品种。介绍了该组合在桂林的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

    2008年04期 No.131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9 ]
  • 两系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湘中作“一季稻—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李杰;谭保钦;曹庆华;李文祥;凌霜云;邓启云;彭既明;

    Y两优1号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再生力较强,适宜作"一季稻—再生稻"栽培。介绍了该组合在湘中双峰县作"一季稻—再生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08年04期 No.131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21 ]
  •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宜优99的产量结构分析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梁桂华;

    对宜优99的产量(y)及其产量构成因素(x)的分析表明:产量(y)与每公顷的有效穗数(x1)和每穗总粒数(x2)及千粒重(x4)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x3)呈显著正相关;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p)和贡献率(rp)由大到小均依次为每公顷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产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1 097.8+43.95x1+62.4x2+113.1x3+335.1x4。提出了以提高每公顷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为重点的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2008年04期 No.13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7 ]

基础理论

  • 利用配合力效应划分籼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

    邹小云;傅军如;王经良;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陈小荣;贺浩华;刘宜柏;

    以6个不同生态型的52份籼型水稻品种为亲本,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研究了供试生态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各生态型之间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并据此分析了籼型水稻优势生态型。结果表明:各生态型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和反交效应方差。韩国籼、太湖籼和华南籼在单株产量、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等多个重要性状上均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而华南籼×韩国籼、华南籼×太湖籼、云贵籼×IRRI籼和云贵籼×韩国籼等组合的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较高,据此将韩国籼、太湖籼和华南籼划为本试验的优势生态型。各生态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杂种F1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F1相关不显著,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组合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2008年04期 No.131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15 ]
  • 花药培养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香125S不育性的遗传纯化效果初探

    冯双华;蒋显斌;赵森;侯海军;肖国樱;

    在人工低温(23.5℃)和自然条件下研究了香125S DH(Double haploid)群体的育性变化、异交特性和重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在23.5℃的人工低温条件下,DH群体各株系育性不一致,有11个DH株系(占36.7%)花粉不育度在99.5%以上,其中5个株系(占16.7%)花粉不育度达100%,自交结实率为0,是不育性稳定、不育临界温度低的DH系。各DH系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和异交结实率与对照香125S差异不显著,DH系保持了原品种的优良农艺性状。花药培养技术是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性进行遗传纯化的有效方法。

    2008年04期 No.131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3 ]
  • 中高秆弯曲穗型杂交粳稻抗倒伏能力分析

    张忠旭;隋国民;华泽田;李全英;陈温福;郝宪彬;朱宝成;姚继攀;张丽颖;

    对中高秆弯曲穗型杂交粳稻组合辽优5218、屉优418、辽优2005、辽优2006、辽优2016在较高肥力条件下的抗倒伏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中高秆弯曲穗型杂交粳稻组合具有抗倒伏能力较强的理想茎秆物理性状:地上部第1,2伸长节间长度短,穗颈节间和稻穗较长,基部茎秆截面椭圆长轴、短轴较长,面积较大,茎壁较厚,茎壁截面积大,植株表现抗倒伏能力强;在育种和栽培实践中,通过减少第1,2伸长节间长度,增强茎秆基部物理强度,降低穗位,增加穗长和穗颈节间长度等,可以提高中高秆弯曲穗型杂交粳稻植株的抗倒性,使倒伏与株高和生物产量的矛盾在更高产水平上得到统一。

    2008年04期 No.13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25 ]
  • 盐胁迫对杂交水稻试管苗生长发育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洪森荣;尹明华;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Cl,探讨了盐胁迫对杂交水稻试管苗生长发育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盐胁迫条件下,杂交水稻试管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片中总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下降,丙二醛的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大量积累;随盐胁迫强度的加大,对试管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相应加剧;在盐胁迫下,试管苗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与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盐胁迫下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可作为水稻试管苗受害程度的主要生理鉴定指标。

    2008年04期 No.131 69-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165 ]
  • 不同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周静;马国辉;龙继锐;陈敏;万宜珍;宋春芳;沈洪昌;

    研究了垄畦栽培、抛秧栽培、全程覆膜栽培、直播栽培、常规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CK)相比,垄畦栽培分蘖成穗率高,LAI适中,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产量结构协调,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高;抛秧栽培分蘖速率较快,分蘖和有效穗较多,齐穗期LAI较大,氮肥利用率较高,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直播栽培生育期明显缩短,LAI小,干物质积累量少,较对照减产显著。

    2008年04期 No.131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9 ]

新组合

  • 优质中熟杂交晚稻新组合中优9918

    邓雨斌;陈志伟;徐强;

    中优9918(中9A/R9918)是长沙市农科所与湖南利邦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中熟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好、耐肥抗倒等特点,米质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02)1级标准。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8年04期 No.131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4 ]
  • 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博优225

    严小微;邢福能;林朝上;孟卫东;云勇;王效宁;

    博优225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广西博白农科所育成的不育系博A与自育恢复系R225配组育成的弱感光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4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丰产性较好、米质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适合海南及华南作晚稻种植。

    2008年04期 No.131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8 ]
  • 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54

    张增勤;王五一;何方印;陈业坚;林采舜;刘守平;

    丰优54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临海市农业局粮油作物管理站共同选育的杂交籼稻新组合,在2004—2007年4 a的试验、试种、示范中,表现出高产稳产、株型紧凑、抗病性较强、米质较优、青秆黄熟转色好等特点。2008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8年04期 No.131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2 ]
  • 早熟高产两系杂交早籼稻新组合株两优1号

    张少虎;肖长明;余秋平;喻代庆;张友合;

    株两优1号是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用株1S与自选恢复系天恢1号配组育成的早熟高产两系杂交早籼稻新组合,2007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2008年04期 No.131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7 ]
  • 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优268

    丁新才;鲁茂祥;皮三富;钟乐辉;

    金优268系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省宁远县九疑山农技站合作以金23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宁恢26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倒伏、米饭适口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2008年04期 No.131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3 ]
  • 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优1506

    肖文兵;曾良明;万峰光;彭小文;彭裕建;刘仰才;张听;

    金优1506系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用金23A与自选恢复系R1506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2007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8年04期 No.131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0 ]
  •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372

    陈志伟;黎良平;吕建军;龙春华;

    Ⅱ优372系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R372配组育成的一季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倒伏、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8年04期 No.131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9 ]
  • 优质杂交中粳稻新组合徐优631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徐优631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用BT型中粳不育系徐9320A为母本、自育优质中粳恢复系1163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稻新组合,具有优势强、丰产性好、米质优、抗性较强、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2008年04期 No.131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6 ]